传统工艺加“数”跑 7000年木雕“潮”起来了

2024-05-03 10:23:55 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
责任编辑:李欢

  木雕,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,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。从一块朴拙的木料到一件无价的木雕作品,要经过千刀万刻,一代代匠人用心雕刻着时光。不知不觉已跨越数千年,而刻刀下的故事,也在续写着新篇。

  以木为卷 匠心独运探索新题材

  以刀为笔,以木为卷,在福建莆田美术馆里,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郑春辉带领10多位工匠正聚精会神地雕刻两幅木雕巨制。一幅是120米木雕《京杭大运河》,一幅是56米双面木雕《百里兰溪图》。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,而木兰溪,是莆田人的母亲河。

传统工艺加“数”跑 7000年木雕“潮”起来了

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郑春辉:木兰溪溪水养育了我。但是木兰溪没有那么温顺,历史上木兰溪洪涝灾害特别严重,经过党和政府,还有广大莆田仙游人民的努力,变害为利,直到现在呈现出木兰溪全流域生态治理的美丽画卷。

传统工艺加“数”跑 7000年木雕“潮”起来了

  木雕,起源于新石器时期,距今已有约7000年的历史。唐代时木雕工艺的高超水平,曾为世人惊叹。这些鬼斧神工的技艺也被一代代传承至今。要做出一件精美的木雕,需要经过打胚、修光、精修等诸多环节,耗时从几个月甚至数年。因此,人们形容木雕是时间的艺术。在木香浸染里,在一雕一刻中,文脉流淌。而郑春辉则把木雕看作用来刻画历史、记录时代的载体。

传统工艺加“数”跑 7000年木雕“潮”起来了

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郑春辉:它的立意就是要去表现木兰溪治理以后,呈现出的自然生态之美。我想用这个传统的技艺,来刻画在这个伟大时代的背景下,人民的精气神,然后用传统的木雕让孩子们喜欢、年轻人喜欢,这也是我创作的意义所在。

  拥抱流行 木雕与错金创意融合

  喜欢是最有力量的接力棒。郑春辉等老一辈手艺人干了一辈子的木雕艺术,如今年轻一代非遗传承人在接力。85后的黄旺旺,就是其中之一。作为木雕世家的第五代传承人,黄旺旺自幼就受到熏陶, 13岁就进入工厂做学徒。莆田木雕素以精微透雕著称,一件作品的完成 ,离不开一把好的雕刻刀。因此,光是磨刻刀,黄旺旺就磨了三年。

传统工艺加“数”跑 7000年木雕“潮”起来了

  莆田木雕非遗传承人 黄旺旺:一不小心就会扎到手,我的手已经是扎到很多洞了。年纪小很有意思,谁碰我的刀我就和谁急。

传统工艺加“数”跑 7000年木雕“潮”起来了

  传统的木雕更多应用于宗教和建筑,莆田的木雕工厂也主要是订单加工,因为没有那么多人了解并欣赏木雕,家乡的许多工匠们一度放下手艺转了行。

  让木雕重新兴旺起来,成了黄旺旺的梦想。他的路径是探索传统技艺和流行文化的融合。

传统工艺加“数”跑 7000年木雕“潮”起来了

  莆田木雕非遗传承人 黄旺旺:我希望把传统的手工艺融合进去,所以我就开始去博物馆去看,找到了两个元素,第一个元素是借鉴了商周时期的盔甲,上面的兽面纹特别漂亮,我认为商周时期那种军人武士是给人带来勇气的,是守护的一种意思。

传统工艺加“数”跑 7000年木雕“潮”起来了

  另一个启发黄旺旺的元素来自一块汉代古玉上的夔龙纹。

  莆田木雕非遗传承人 黄旺旺:因为今年是龙年,我就在龙年来临之际,用夔龙纹来做这一块的设计。

传统工艺加“数”跑 7000年木雕“潮”起来了

  从博物馆里得来的灵感,除了纹样,还有一个收获,就是古法错金工艺。这个工艺最早在商周的青铜器上出现,明清时期用在了木制器物上。

传统工艺加“数”跑 7000年木雕“潮”起来了

  古法错金通常是先在木器上开槽,再把金线埋进槽中,反复打磨至平滑。错金一般在平面上容易完成,如果是弧形立体表面,意味着难度更大,黄旺旺迎难而行。

传统工艺加“数”跑 7000年木雕“潮”起来了

  莆田木雕非遗传承人 黄旺旺:这个金线是很特殊的,它不是普通的胶水粘上去的,它是用我们另外一种传统的非遗的工艺叫做大漆。

传统工艺加“数”跑 7000年木雕“潮”起来了

  为了找到适合的大漆,黄旺旺不断尝试,还向故宫博物院的修复专家求教。

传统工艺加“数”跑 7000年木雕“潮”起来了

  莆田木雕非遗传承人 黄旺旺:故宫的一个老友给我调的一个漆,特别棒,适合用于这种古法的修复,是非常传统的一种技法,和当代的这种IP进行融合,这就是一种创新。

传统工艺加“数”跑 7000年木雕“潮”起来了

  古法错金的技术突破了,应用自然也广泛了。珠宝、眼镜等都能渐渐加入这种工艺,广受市场欢迎。但这又暴露出传统木雕作品的另一个局限,就是成品时间长,难以量产。

传统工艺加“数”跑 7000年木雕“潮”起来了

  莆田木雕非遗传承人 黄旺旺:借助新时代的工业力量,我们再把传统手工艺实现量产化,然后带给更多的老百姓们,一起去分享,一起拥有它,这也是我们现在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和挑战。

  传统工艺加“数”跑 木雕技艺向新行

  老手艺+新技术,经典工艺+新设计理念,木雕作品在新时代传承者们的推动中,正在焕发新生、丰富多彩。

传统工艺加“数”跑 7000年木雕“潮”起来了

  福建省天材古典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海声:这种首饰盒,一年整个镇向海内外销量超过几十万件。传统的师傅如果纯手工雕刻,至少要花一个多月的时间。现在通过数字化的赋能,师傅把样品做出来之后,通过数字化软件传输给机器然后进行雕刻,半天的时间就能够生产出来。机器设备也不断地去优化,每刀下去的精度差不多头发丝这么细。

传统工艺加“数”跑 7000年木雕“潮”起来了

  传统工艺携手“数字化”奔跑,升级的不仅是产能。在仙游县度尾镇,从茶盘、笔筒、笔架,到纸巾盒、筷子、刀叉,都能看到精美的立体木雕造型,数字技术正让木雕技艺深度融入茶艺、文房、收纳等十几个领域,并已让上万个款式实现量产。

传统工艺加“数”跑 7000年木雕“潮”起来了

  福建省天材古典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海声:未来我们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,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参与到产品设计的全过程, 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对国潮产品的需求。

传统工艺加“数”跑 7000年木雕“潮”起来了

  如今,莆田已有木雕相关类企业2600多家,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,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,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多国。传统木雕技艺并没有随着岁月的变迁而消逝,而是一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,在求变求新中突破,“老树”发“新枝”。

责任编辑:李欢
新闻排行
进入新闻中心